朝阳区的区情及发展建设情况
朝阳区位于北京市东部,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代,这里已经有行政区属,归幽州所辖的蓟县。其后几经衍变,于1925年首次设区,称东郊区,1958年更名为朝阳区。东邻通州区,西衔东城、西城、崇文、海淀四区,南接丰台、大兴两区、北连顺义、昌平两区。
朝阳区区域面积470.6平方公里,人口229万,是北京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区。朝阳区平均海拔34米,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区内蜿蜒流淌的8条主要河流,在肥沃的土地上勾勒出风景如画的自然美景。
朝阳区作为经济强区,拥有电子、纺织、化工、机械、汽车等门类齐全的工业生产基地,商业、金融业、旅游业、物流仓储等服务业,以及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房地产业、现代农业等。2003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4.2亿元,比2002年增长15.6%;地方财政收入完成56.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298.7亿元。朝阳区巨大的经济实力,优良的投资环境,完善的服务设施,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据不完全统计,80年代以来陆续入驻朝阳的企业达1.3万家,仅2000年就有180家三资企业在朝阳落户。
朝阳区是北京对外交往的窗口,也是正在崛起的国际商务中心区,区域内云集了北京60%以上的外国商社,3000多家外国公司以及167家国际新闻机构,世界500强入驻北京的158家企业中的2/3均落户朝阳。在三里屯、朝外、亮马河幽静的林荫大道两侧和周边地区,造型别致的各国驻华使馆建筑群,错落有致地掩映在绿荫丛中。这里聚集了除俄罗斯和卢森堡之外的所有外国驻华使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建设的北京商务中心区,占地3.99平方公里,拥有大量商务楼以及酒店、公寓等配套设施,具备了较完善的市政交通和通讯条件,成为在京外国人士最为集中的地区。
朝阳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富有活力。酒仙桥电子城作为北京中关村"一区五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政策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经过多年的努力,不仅电子城的发展具有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和环境,同时还形成了电子城、望京新兴产业区和南北工业园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格局,是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基地。
朝阳区文体事业发达,工人体育场、奥林匹克体育中心、首都图书馆等一大批国家级文化设施,使朝阳拥有了丰厚的文化资源。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全国农业展览馆的场馆每年举办的各种展览,使朝阳成为全国会展文化的焦点。朝阳区拥有全国最大的区级文化馆、文化娱乐场所多达600余家。区域内共有124家旅游饭店,其中四星、五星级宾馆29座,占北京市的35%。2000年旅游收入达126亿元。与此同时,国内外众多传媒的重心纷纷向朝阳集中。早已落户朝阳的有人民日报、中国日报、法制日报、北京广播电视集团和北京青年报等,中央影视城、北京电视台新址等项目也将相继开工。朝阳已经成为新闻媒体的汇聚之地。
朝阳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区域发展资源和优势,是北京最具现代化气息的区域。区域内有公路1000多公里,造型各异的立交桥30多座,干线道路密度是北京市平均密度的2倍多,国内最大的航空港首都国际机场坐落在朝阳区的东北部,使朝阳区成为与世界离得最近的地方。按照首都建设总体规划,朝阳区拥有北京市一半以上的可开发建设用地,是北京市城市开发、建设的主战场,现已建成和正在规划建设的居住区达88个。北京市将建设的10个边缘集团,其中望京、北苑、定福庄、东坝、垡头5个集团在朝阳;区域内水、电、气、热等基础设施渐成网络;1110家驻区卫生机构,为人们提供了健康医疗保障;二、三、四、五环路,京津塘、京沈、京昌高速公路,地铁环线和复八线,首都国际机场,构成了现代化的立体交通体系;机场高速路和四环两侧百米绿化带工程为朝阳戴上了一条美丽的翡翠项链;60余条缤纷的亮丽街为这里的夜晚增添了迷人的色彩。"十五"期间,朝阳区绿化覆盖面积将达到40%,从而拥有具国际水准的绿色生态环境。
作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一个重要标志,北京商务中心区的建设得到了北京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北京市政府将出台一系列扶持与鼓励政策,以加快北京商务中心区的建设进程,推动商务中心区产业结构的形成与经济功能的实现。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申办,为北京特别是朝阳区赢得了极其重要的发展机遇。奥林匹克公园坐落在朝阳区北部的洼里、大屯地区,占地面积12.15平方公里。北京商务中心区和奥林匹克公园的建设,势必大大加快朝阳区农村城市化、城市现代化和区域国际化的进程。朝阳区立足区位优势,紧抓发展机遇,朝阳区提出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优化发展环境、优化空间布局、优化产业结构,构筑组团式空间布局、板块式经济发展战略格局,全面加快农村城市化、城市现代化、区域国际化进程,基本实现国际商务中心区、高新技术转化区、文化教育发达区和富裕文明新城区的目标。
多重随机标签